上海南京西路,最近上演了一出戏剧性事件,一艘114米长的"钢铁巨轮"突然停泊在了"中华商业第一街"的黄金地段之中。
这艘名为"路易号"的LV移动旗舰店,用银白色的钢板船身、鎏金的铆钉和标志性的Monogram花纹,迅速成为现象级打卡地: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地铁口需要限流,预约排队甚至需要两周起步,它像一块巨大的吸晴磁铁,将整座城市的目光和脚步都吸引到了南京西路。
戏剧性的是,当人们站在街头仰望这艘巨轮时,很快有网友发现了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这船头尖角不偏不倚地对准了50米外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
这一下可不得了,在风水学上,这个角度恰好形成了对巴克的所谓的「尖角煞」,网友戏称这是LV在用"钢铁之矛"直指星巴克的"咖啡之盾"。
更有传闻,LV则被曝开业前曾焚香祭拜财神,现场似有香炉青烟袅袅,网友们随即扒出各路奢侈品玄学宇宙大法,2023年前滩太古里跨年,蒂芙尼钻石鸟雕塑喙尖直指迪奥橱窗,迪奥员工在门口摆放剪刀“破煞”,意大利品牌高迪的七彩蜥蜴雕塑随即加入战局,张口对准钻石鸟。
展开剩余84%南京爱马仕店门口悬挂的生菜(谐音“生财”),香奈儿大秀前要认真地摆上烤乳猪供桌,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动作无不透露着奢侈品牌华服下的东方玄学基因。
很多人担心星巴克如何接招?
星巴克反击战,从风水玄学到符号解构
面对LV巨轮的"尖角煞",星巴克展现出了教科书级的品牌公关智慧。
首先,它迅速扛起了自身品牌中最强大的标志符号(双尾美人鱼塞壬)进行反击。
星巴克强调了其“双尾美人鱼”的经典标志,解释说,这是来自于16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双尾美人鱼木刻画,形象为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塞壬”。
而传说中塞壬擅长唱歌,经常在海上以歌声迷惑来往船只与水手,使得航船触礁而沉没。
于是,这个源自希腊神话的形象,变成了本就是为对抗航行的船而存在,当网友调侃"海妖要被船撞飞"时,星巴克官方账号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回应:"我是海妖,不怕你"! 瞬间将这场风水之争转化为玄学对抗中的自我强化。
我们来剖解一下这二个品牌之间的斗法。
LV选择在上海这个东方大港用巨轮作为移动旗舰店的(围挡)载体,其本身就暗含LV品牌主题,以船象征着旅行、探索和全球视野,与LV"旅行精神"完全契合。
而上扬15度船头,则宣示着对核心商圈的占领,只是这个角度对星巴克来说,有点不太舒服。
星巴克并没有顺应大家好奇的玄学大法,而是快速应用传播技巧展开了一场令人叫绝的"符号解构三部曲"。
1-品牌符号强化:通过轮播不同场景的海妖logo,将原本低调的门楣标识变成对抗的视觉焦点,星巴克甚至调整了门店灯光,让海妖图案在夜晚更加醒目,形成与LV巨轮的"隔空对峙"。
2-文化传播戏谑:鼓励网友创作各种"破阵秘术",把一场风水对战变成全民参与的营销狂欢,鼓励网友帮助星巴克对战钢铁船,从P图大赛到段子创作,星巴克成功将危机转化为传播素材。
3-场景借势捆绑:应时借势,星巴克大力宣传"最佳观景台"概念,把LV巨轮变成自己的免费广告位,星巴克甚至在店内设置了专门的拍照区域,引导消费者将两个品牌的符号同框摄入与传播。
星巴克在这场反击战中最精妙之处在于,原本"受害者"的身份活生生地反转成了传播事件的"共谋者"。
星巴克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巧妙地将对手的流量转化为自己的客源,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策略值得所有中小企业学习。
当汹涌的人群穿过星巴克窗前拍摄LV巨轮时,正好帮助星巴克完成了两个品牌的传播,这正是顶级品牌的"竞争性共生"智慧。
符号战争背后的商业逻辑:从视觉锚定到场景寄生
穿过这场魔幻商战的本质,我们看到的是两个顶级品牌在"符号空间"中的争夺战,很值得从事营销与品牌工作的从业者深度体会。
首先,LV巨轮作为移动的奢侈品符号,完成了三个层面的空间占领:
物理空间:114米的船体成为南京西路的新地标,其巨大的体量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传播话语。
视觉空间:Monogram花纹形成的品牌识别霸权,让整个街区与疯狂拍照的人们都笼罩在LV的品牌氛围中。
心理空间:"排队两小时"与“预约一个月后"消费仪式感,进一步强化了LV的高端形象,也满足了很多人的情绪需求。
事实上,星巴克的应对策略在这场对抗中更胜一筹,在极短的时间内,星巴克启动的事件传播技巧,充分展现了当品牌处于强符号压制下的生存智慧。
通过品牌寄生策略巧妙转化流量,星巴克没有顺LV的招,而是主动将门店定位为"最佳观景台",这招等于借对手的流量转化为自己的客源,同时,收获了同步LV的热点关注。
运用符号嫁接让让自己的品牌符号海妖与巨轮在消费者镜头中同框,强制造大家的传播点与记忆点,让顾客的情绪价值倍增。
巧妙转换价格锚定,为了成就最好的朋友圈分享照片,你的镜头从星巴克的特定角度"咔嚓”一下,这30元一杯的咖啡,就立马变成为高奢体验的"平价入口",再也没有人觉得贵了。
这场正在发生的商战揭示了数字时代品牌传播的三个关键法则:
从传播策略看,LV与星巴克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符号对抗",把我们常说的符号可视化直接展现在大家面前,LV把品牌符号放大到物理尺度,而星巴克则强化了其神话符号。
戏剧化冲突的运用,风水对战比任何促销更能引发传播,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星巴克激活品牌神话,将危机转化为传播素材,让广大网友自发二创内容(P图大赛、段子等)形成二次传播。
设计场景嫁接,让消费者自发完成品牌联动,借势巨轮作为"移动广告牌",实现双方品牌强制曝光的同时,为品牌溢价作了铺垫,而这正是当下星巴克为低价的事情头痛的时候,高奢巨轮救了星巴克一把。
这是一场符号与心智的商战。
LV巨轮最终会驶离南京西路(官方确认这个围挡停泊两年),而这场魔幻商战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一套完整的品牌营销方法论。
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的竞争本质回归到符号与心智的争夺战,谁能创造更具辨识度的视觉符号、更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更巧妙的传播策略,谁就能在消费者的认知地图上占据关键位置。
对于创业者而言,我们不具备复制LV的巨轮或星巴克的海妖的能力,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符号运营背后的商业逻辑,如何将自己的品牌价值转化为消费者的可感知符号?如何在竞争中借势又保持独立?如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维护品牌调性?
最后,说一句真话,
最好的营销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在双方的竞争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当消费者举起手机同时拍摄两个品牌时,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懂得符号之道的玩家,他们知道什么叫品牌的“共生共赢"。
我还是没有好好学会讲故事,一不小心又扯远了。
下周,续见。
发布于:江苏省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